百度 值得注意的是,公安部副部长王小洪排名前移,位列第二。

央广网北京7月21日消息(记者 郭彦伟)“冬病夏治三伏贴”是一种中医传统特色疗法。根据《黄帝内经》中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选择夏季三伏时节,利用夏季气温高、机体阳气充沛、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条件,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贴敷具有温热助阳功效的药物制剂,达到疏通经络、调节阴阳平衡、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,具有简便、有效、安全的特点。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伍利芬告诉记者,“三伏贴”虽可调理身体,但需注意其适用性,某些疾病和人群不适合贴敷。

三伏贴适应证

1.呼吸系统疾病:慢性支气管炎、慢阻肺、肺气肿、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咽喉炎、反复呼吸道感染等。

2.消化系统疾病:慢性胃肠炎、慢性腹泻、肠易激综合征、消化不良、虚寒泄泻、恶心呕吐等。

3.免疫系统疾病:各类病毒(流感、新冠)、细菌感染后体虚、平素体弱易感冒、自汗盗汗、四肢冰凉、熬夜及生活不规律等亚健康人群。

4.妇科疾病:月经不调、痛经、经行泄泻、产后头痛、带下等。

5.男科疾病:如前列腺炎、阳痿、早泄等。

6.风湿骨关节疾病:慢性关节痛、雷诺症、骨性关节炎、类风湿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、颈腰椎病、肩周炎、膝关节滑膜炎、跌打损伤、网球肘等。

三伏贴禁忌人群

1.发热或急性病发作期患者不能使用。

2.皮肤有创伤、溃烂、感染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不能使用。

3.对贴敷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的敏感体质者禁用。

4.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、2岁以下婴幼儿禁用。

5.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禁用。

6.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器官功能不全患者禁用。

7.医生根据患者实际身体情况认为不宜贴敷者。

三伏贴小贴士

·贴敷前准备

1.建议穿宽松衣物,方便暴露背部穴位;避免穿浅色上衣,防止药膏染色。

2.贴敷前3天尽量少吃海鲜、羊肉、辛辣等 “发物”,减少对身体的刺激,让药物更好吸收。

贴敷时间

1.儿童:根据年龄及体质酌情调整贴敷时间,一般贴敷时间为2~4小时。

2.成人:建议贴敷时间8~10小时,若中途感觉不适,可提前取下。

·贴敷期间注意事项

1.取下贴敷后不要立即洗澡,建议4小时后用温水冲洗,避免揉搓贴敷部位。

2.远离空调直吹、风扇强风,少吃冷饮,保证睡眠充足。

3.多饮水,尽量少食辛辣、生冷、海鲜、牛羊肉等食物。

4.适度锻炼,避免剧烈运动及大量出汗。

5.治疗期间不影响其他药物的正常使用。

6.贴敷后皮肤微微发热属正常现象,若出现潮红、小水泡、微痒、色素沉着等情况,为药物正常刺激,一般不需特殊处理。但若贴敷局部刺痛、瘙痒难忍,应立即取下药膏,如出现红肿水疱,及时就医治疗,避免感染。

7.部分冬季易发疾病,在夏季本身症状较轻甚至无症状,贴敷效果不会 “立竿见影”。建议按疗程坚持,30天为一疗程,连续贴敷三年,不要因没有短期疗效就放弃,长期调理才能收获理想效果。

编辑:姜鲁晓月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长按二维码
关注精彩内容